矯正輔導是幫助學生改變的一種系統方式。它基于心理與行為的科學理論和“心理是行為的因,行為是心理的果,長期穩定的行為又會影響到人的心理”的關系形成了包含行為矯正和心理輔導的系統方式。
行為矯正
行為矯正訓練法是指學習心理學的原理,是條件反射的規律,如強化消退等,幫助心理與行為異常者改變異常的行為,形成新的適應性的行為的一種方法。也就是說,使個人或群體改變他或他們原來的態度或習慣性,經過教育和訓練,通過經驗的內化(指人們將外部的行為、言語向內部轉化的過程)與認同作用(指環境中存在的新的好的行為模式,并試著學習這些模式,從而逐步掌握新行為方式),而使新的行為發生。通過這種訓練,可以對心理與行為異常的員工進行,還可以促使人們傳統的舊觀念、舊行為方式盡早得到矯正,新的觀念與行為方式早日形成。
操作步驟:
一、準備階段:
1)對心理學原理的學習。
2)發現心理與行為異常者。
3)確定訓練方式。
二、實施階段:
1)集中訓練對象。
2)說明角色分配。
3)演示在某種場合的適當行為、語言與動作。
4)對相同場合的演練。
5)二者交替互換角色。
6)行為達標準后給予獎勵。
三、實施要點
1、可參看心理學類書籍,以達到學習心理學原理的目的。
2、發現員工存在的問題。
常見:1)、缺乏自我表達的能力;
2)、存在認知上的障礙,以為自己這樣做或這樣說會被對方輕視;
3)、由于錯誤地強化壓力而產生的焦慮和恐懼;
3、環境,改變產生行為的條件與因素。
4、提出標準,要求其作出某種動作、行為,用某些語言進行表達。
5、對正確動作的強化,并給予適當的獎勵,以激起其參加活動的興趣。
6、改變心理與行為異常者的思維過程,有效否定其錯誤觀念與想法,使異常行為不再發生。
7、指導心理與行為異常者進行自監視,自訂活動計劃,自覺遵守規則和禁令,實行自我節制,控制引起行為的習慣動作。
8、對受訓人員的近期行為進行評估,比較取得的進展與要達到的目的之間的差距,幫助他們縮小這個差距。
四、提醒
1、在要求員工進行強化訓練時,開始時要求不能過高,以免由于目標難以達到而產生焦躁心理。
2、鼓勵員工多進行自我強化、自我評估,以便及時發現進步,增強異常行為得到矯正的信心。
3、在模擬場合訓練時,即可以是內隱或想像模仿,也可以是實效或參與模仿。
前者是讓心理與行為異常者情景,以及如何應付這種情景;后者則是除了直的活生生的以外,還提供實踐的機會與條件,使員工懂得什么是正常行為的模式、什么是異常行煌模式。
4、 思維與情緒是密切相關的,控制和矯正思維也就是控制情感,進而控制行為的過程?!∮捎谛睦砼c行為異常者難以進行正常的思維,經常從事自我破壞的行為,不愿也不能作出適當的行為,所以行為矯正訓練法的觀念就是要用理智來進行說服教育,改變員的思維過程。
5、行為矯正訓練法不僅適用于對心理與行為不正常的員工進行矯正,也同樣可用于管理中所遇到的觀念變革的困難,有助于人們改變舊的思維方式,形成新的觀念與想法,從而更容易接受變革。
心理輔導
心理輔導主要分為:心理建檔、個體輔導方案、心理會談、心理咨詢、團體咨詢、團體輔導、 心理健康教育課(要做什么,產生的價值,對孩子的幫助)。
1、剛入學的新生,心理老師會讓學生填寫基礎心理檔案,進行個體學員建檔(紙質和電子),對學生基本的情況進行了解。
2、在此基礎上制定個體輔導方案,形成個性化的輔導改變計劃。通過心理會談探索學生的心理問題,用心理咨詢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3、心理團體輔導幫助學生在群體中相互溝通解決。
4、 另外輔助于心理健康課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
5、了解學生的心理、生活基本情況,從細處著手,建立階段性的個體輔導方案。
6、通過心理會談、咨詢回溯生活點滴,往事回放,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引導探索如何解決自身問題。
7、在創建溫暖、安全的團體氣氛的前提條件下,協助參加的成員從自身探討,發人自省,或信息傳遞與別人分享討論,相互交流,思維碰撞,進而引發別人或自己改變的動機并通過合理的方法與技巧在實際生活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