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少年教育學校:孩子食言,家長該怎么辦?
[案例]母子雙方達成協議。這位母親要求她的孩子努力學習,努力提高學習成績。我答應給孩子買電腦,孩子也答應了家長的要求。同時我媽也給我孩子買了一臺電腦,但是呢?媽媽給孩子買完電腦后,孩子直接拒絕上學。不管母親怎么說怎么做,孩子還是拒絕去上學。面對這種情況,大多數家長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如何解決。
為什么孩子會食言,出爾反爾!父母應該怎么做?
1、家庭環境造成的,孩子的行為是模仿大人。如果大人經常承諾但不遵守,孩子不會說出來,但會在心理上留下痕跡。他們答應別人的事,可以不用做,也可以用很多借口應付。
所以,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曾子殺豬的故事不適合兒童。成年人要好好學習。
2.孩子缺乏自我意識和自控能力。我說了我認為我能做到的,但我沒有做到;或者很容易走神,你很難再回來,所以你會經常改變主意,就說這個,然后就不要再做了。
這種情況下,家長要幫助他了解自己的能力,排除外界干擾,通過外力讓孩子養成說話算數的好習慣。
其實在老師看來,一種原因的可能性可能更大。把時間花在案子上。家長和孩子溝通后,孩子同意買電腦,去上學了。而家長在滿足孩子的要求之前需要向孩子說明條件,如果因為電腦耽誤了學習會怎么樣,如果因為電腦還不上學會受到什么樣的懲罰。
家長滿足孩子需求后,家長要阻止孩子買電腦后一次上學。如果他們不上學,就要拿出之前和孩子的約定來約束和懲罰他們。
3.讓孩子承擔失信的后果,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傷害。
《狼來了》的故事警示我們,一個隱形人,一個騙子會給大家帶來的后果,讓孩子自己承擔后果。
4.孩子缺乏自控能力。
缺乏自控能力是孩子普遍存在的現象,比如注意力不集中;做事虎頭蛇尾,不能一以貫之;或者想到了,說了,卻做不到;還是所謂的“只有五分鐘熱度?!?br/> 孩子終究是孩子。他們容易激動,容易分心,容易忘記自己的承諾,有時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這一切等等,都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足夠訓練的不成熟表現,這也是不可避免的弱點。
每個家長對此都應該有足夠的認識,但也沒必要對此過于擔心。因為普通孩子的通病也是教學的基礎。只要我們從實際出發,不放過每一個嚴格訓練的機會,持之以恒,孩子的自控能力一定會逐步增強。
總之,要培養孩子說話算數,做一個遵守約定和承諾的人,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提出孩子可能做不到或者不喜歡的要求,不要利用孩子的喜好“引誘”孩子做出承諾。同時,家長要以身作則,做守信用的好榜樣,尊重和守信用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誠信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