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s6o8c"></menu>
    <nav id="s6o8c"><strong id="s6o8c"></strong></nav>
  • 24小時報名專線:189-9616-2003(王老師)


    通用banner
    您當前的位置 : 首 頁 > 新聞動態 > 基地新聞

    小學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對策

    2023-03-14 16:13:53

      小學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對策
      小學階段是一個人成長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未來心理人格發展的重要階段。在小學教育中,必然要面對學生的逆反心理,這種逆反心理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影響很大,甚至對學校、家庭、社會都有很大的負面作用。因此,教師需要對小學生尤其是高年級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有效的引導。
      一,高年級小學生逆反心理的成因
      1.學校在小學高年級的生活環境中非常重要,對學生的心理狀態影響很大。但在學校教育中,由于教學方法不當,學生很可能產生逆反心理。有些老師在教學中總是用應付差事的思想教育學生,沒有認真教育和與學生溝通,導致課堂教學枯燥乏味,容易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有些老師對待學生過于粗暴,在普通教育中經常訓斥、批評學生,對于高年級學生會打擊學生的自尊心,也容易讓學生不滿,影響心理健康。
      2.家庭原因:家庭教育是學生接受的重要教育,對學生影響很大。高年級小學生的心理叛逆很大程度上是受家庭的影響。大四學生處于青春期,有一定的獨立自主意識。他們不愿意在生活和學習上被大人干涉,希望能夠獨立,擺脫父母的束縛。不太容易接受家長的批評教育,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一些家長教育觀念不恰當,對待孩子過于簡單粗暴,影響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3.學生原因在高年級小學生中產生逆反心理,需要充分考慮。大四學生好奇心強,自尊心強,敢于探索各種未知的事物,不迷信,不盲從他人。而家長或老師對學生的控制過于嚴格,很大地制約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影響了學生的自主發展。這種情況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甚至部分學生會有過激行為。

    重慶青少年特訓學校

      二,小學高年級逆反心理的教育對策
      1.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需要學校更加關注學生的逆反心理,認識到學生心理教育的意義,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合理安排學生的課時,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學校要給學生創造足夠的條件,讓老師不斷學習,組織老師參加相關的心理教育培訓活動,或者參加一些心理教育的公開課,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其次,教師自身也要加強學習,不僅要學習各種教育心理學知識,還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他們對待學生不僅要有責任感,更要有愛心和真誠,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對他們進行教育和培養,幫助他們緩解各種心理壓力,擺脫心理健康問題。Z后,教師要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在現實生活和教育中能夠自我調控,堅持為學生樹立榜樣,培養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引導學生繼續學習。
      2.與學生真誠溝通,尊重學生的想法。在高年級教育中教師需要適應小學生的年齡。在這個階段,學生有了自己的獨立意識,對各種事物都形成了自己的看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關注和尊重。在小學教育中,教師需要加強與學生的真誠溝通,逐步了解學生的想法,尊重學生的各種想法,正確引導學生的各種提問,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比如,在對待一些自卑的學生,或者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時,老師不應該一味的批評和指責,而是需要關心和愛護他們,定期溝通,了解這些學生的學習情況,多給學生鼓勵和表揚,培養他們的自信心,通過引導讓學生不斷改變,形成良好的引導。
      3.與父母保持聯系,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在對高年級小學生進行逆反心理教育時,教師要通過各種方式與家長保持聯系,讓學生說出在學校發生的事情,讓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比如,家長可以通過召開家長會或家訪等方式,與家長形成合力,促使家長意識到對學生的教育不能只靠強制,而可以在對待學生的過程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尊重。
      總之,逆反心理的存在對小學生高年級以后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也會給我們學校和家庭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為了幫助學生盡快擺脫這種不良的逆反心理,我們的家庭、老師甚至社會都應該貢獻自己的力量。大家劃槳開大船就是這個道理。希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有逆反心理的同學越來越少。讓有逆反心理的高年級小學生盡快恢復正常的心理狀態,也是我們的期待。

    標簽

    近期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