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家出走:孩子離家出走,父母應當怎么做
針對孩子離家出走,父母應當怎么做:
孩子離家出走以初中學生為主,男孩居多,也有女孩。導致他們青春發育期的心理變化的原因,也有家長教育不當的原因。
一方面從孩子方面說,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心理斷乳”期,開始從心理上依附父母,發展為獨立意向強烈。他們獨立活動的愿望日益強烈,迫切要求得到別人的尊重、信任和友誼。如果家長還象從前那樣對待他們,動輒打罵,便會使他們產生對立情緒,以至發展到出走。
另一方面這階段的孩子精力旺盛,求知欲強,而實際的知識水平不高,缺乏社會經驗,容易接收社會上某些人和事的不良影響,并在其引誘下走上邪路。
如何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有些家長對孩子或百依百順,放任驕縱;或者稍不合意,非打即罵,從而加深了孩子的逆反心理。這種溺愛與痛恨共同作用的結果,最終釀成了孩子離家出走的苦酒,為了消除孩子可能出現的這一心理障礙,要注意以下幾點:
1、正確對待自己的孩子,要看到他們的成長,尊重他們的人格,與他們建立親密的友好關系,既不放任嬌慣,也不簡單粗暴。
2、關心孩子的思想和生活,隨時了解他們的心理變化,以便于有的放矢地進行誘導;啟發他們自覺地接收正確的,摒棄錯誤的,切忌不分青紅皂白,一味訓斥,發現問題及時的交流溝通。
3、放下架子,父母要有勇氣向孩子請教。如果在對待孩子上有不公正的地方,也要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過失,從而縮短與孩子的心理距離。
4、對離家出走后歸來的孩子,要更多的關心和溫暖,不能歧視和限制他們,更不能有冷嘲熱諷。
總之,孩子的可塑性大,只要認真地與他們溝通及時疏導他們的心理淤積,孩子離家出走的現象就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