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制力差:青少年自制力差解決方法
自制力差,做事情沒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外界的誘惑難以抵制,知道這樣下去將會一事無成,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墮落,行為學家在分析了人們成功的因素之后,告訴了我們在自制問題上可以采取幾種科學的培養方法。
一、控制思想
控制思想,就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能要什么,這是認識的問題。然后再弄清楚,怎樣拒絕不能做的事,強制自己專做該做的事,這是方法的問題。最后再掂量一下,自己做了會如何,不做又該如何,這是建立毅力的前提,是由控制思想向控制行為過渡的問題。
二、控制目標
目標是思想的核心,更是行動的指南,也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方法。人不可能無為而治身,都要有一定目的;做事都要有計劃,目標可以幫助你做很多事,控制好目標也是取得成功的一種重要方法。只有目標與毅力、意志、方法,就如同想渡河,只想到達對岸,而沒有船一樣。
控制目標,就要制訂目標。目標有長期的、中期的,也要有短期的。像我們買衣服一樣,買皮衣時,要考慮到這皮衣要能穿三五年;買襪子時,只須想著能穿三五個月即可;可買鞋子時,要想著這鞋得穿一兩年。不同的衣服,穿著年度不同,就要在價格、質量等方面做不同的考慮。
修訂目標也是重要的一步棋。目標永遠是超前的考慮,你做到某一步時,一些意料不到的事情就會出現、發生。在這個時候,如果不及時地修訂目標,那么目標因不能如約執行計劃而處于廢棄的危險境地。修訂目標就像整理自己的衣柜,到一定時候,就要看看,哪些衣服還能穿,哪些衣服不能穿?哪些衣服要縫補改裝,哪些又要添置新的。不斷整理,才能讓衣柜里的衣服隨時能滿足自己衣著的需要。
三、控制時間
人生活在空間和時間中,空間容納人,時間改變人。很多人事情做不好,就是沒利用好時間。操縱時間是一門大學問。在國外,專門有向人們提供時間安排的時間管理專家,他的工作就是把你計劃要做的事,結合你的個人情況,做一個統籌的安排。
你可選擇時間來工作、游戲、休息,雖然客觀的環境不一定能任人掌握,但人卻可以自己控制時間。當我們能控制時間時,就能改變自己的一切。
人們不可能把自己的時間都交給時間管理專家去管理,那么只好自己擔當起自己的時間管理專家,為自己要做的事籌劃籌劃。
四、控制關系群
關系群就是與你保持一定聯系和友情關系的人群。一個人不可能與他遇到的每個人都建立較為親密的關系,你必然有所選擇;同時一個人也不需要從太多的人那兒學到一定限度或者說一定范圍的東西,所以,他必須有所選擇。
選擇一定的關系群做什么?與他們溝通、交流,向他們學習,與他們共享,與他們一同成長。
人們常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接觸的人對你的影響非常大,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你會吸納什么樣的知識和概念,在頭腦中構建起什么樣的理念,這些會極大地影響一個人的處世態度與行事方式。
一個人的成功往往離不開機遇,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那么,你所接觸的人群就是給你提供機遇概率的人群,相互之間了解了,在做事上也靠近了,于是便有了合作的意向,托付的意向。他人的這些意向在你身上付諸實施,就等于機遇降臨到了你的頭上。
五、溝通方式
一個健全的人,在與人交往上應該不會有什么障礙,但在很多時候,不少人在與人打交道時,就因為對某些細節不太注意,而失去了很多機會,仔細傾聽即是其一。我們在講話的時候,是學不到任何東西的,溝通方式最主要的就是聆聽、觀察以及吸收。當我們溝通時,我們要用信息來使聆聽者獲得一些價值,并彼此了解。
既然說要收獲,必然要有付出,那么,性格內向的人不妨就客串一下演講者,把自己的知識與智慧傾倒出來,與大家共享吧!其實,你如果真的這樣做了,你會發現,你不單單是在付出,你同樣也在收獲,你可以聽聽人們對你觀點的反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檢驗你觀點的"質量"如何,它們是否需要"吐故納新"等。
看來,在交際場合,講與聽這兩個角色可以適時轉換,只要你時時在敞開著口袋,無論扮演什么角色,你都會有收獲,都會從這些收獲中獲得成功的基因。
六、控制憂慮
情緒是人的思想與行為的伴生物,事情做得順利,情緒就好??刺?,天是藍的;看花,花是好的;看人,人是精神的。事情還沒做完甚至于還沒開始著手做,障礙一個接著一個,頭腦轉不過彎兒,情緒上就受波動了,看什么什么不順眼,盡管它們和你高興時所看到的一模一樣。
如果情緒僅僅是思想與行為的或"排泄物"--如果事情做砸了,痛苦一場--那也罷了,糟糕的是,情緒往往會改變你原來的觀念,并自然而然地對你以后要做的事產生影響。情緒不是思想和行為的"排泄物",它是思想和行為中的一個過程,是一個重要環節。
其實,壞情緒不僅僅是暴怒、頹喪,它還包括憂慮。對所做的事過于患得患失,情感過于低沉,瞻前顧后,都會在你邁向成功的道路上設置障礙。人生的真正報酬,取決于貢獻的質與量,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付出了什么,掌握了什么,你就會收獲什么。